当《花开中国》的镜头一帧帧地在荧屏上展现,一场关于花卉与美好生活的视听盛宴就此开启。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花卉协会共同策划的节目正式播出,仅凭流出的少许花絮就已收获广泛关注,并成功引发持续热议,特别是把传统花卉题材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让观众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科技与文化共美的产业脉动和花卉人赏花爱花养花的全情投入。
该节目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花卉产业如何从40年前单纯、小范围的农业生产,蜕变为今天带动乡村振兴事业的“美丽经济”。云南花农采摘鲜花的身影,与拍卖市场电子屏幕上跳动的交易数字遥相呼应,与城乡美丽环境和谐依存,用勤劳创造美好生活,这是花卉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随着第一期节目的播出,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在汗水与智慧中,花卉这个“美丽产业”真正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花开中国》最令观众耳目一新的,是展现了科技如何重塑传统花卉产业。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变色绣球花,能随土壤酸碱度呈现梦幻的色彩变化;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则让薰衣草精油纯度达到医药级标准。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花卉的观赏价值,更延伸出健康、美妆等新兴产业价值链条,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融合的无限可能。
在节目中,观众还能看到通过显微摄影展现出花朵的精妙构造,以科学实验揭示花色变化的奥秘……让观众在审美体验中获得了新知。这种新颖独特、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普及了花卉植物学知识,更唤起了大众对自然奥妙的感知兴趣。
《花开中国》节目巧妙地将花卉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人们生活相连接,从《诗经》中的“桃之夭夭”到唐宋诗词中的咏花名篇,展现了中华花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脉络。节目主角们举手投足间把花与诗书文化的美好融合表现得如诗如画,为生活美学给出了新的时代内涵,相信这种美会向观众传递出独属于我们时代特有的气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节目还捕捉到了“花园+”模式在城市更新中的创新应用——把城市闲置的空间变身环境优美的社区花园,老旧厂房改造为花卉主题文创园区,展现出花卉园艺行业服务社会生活,已经进入到“精细操作”阶段,把每一处角落变成宜居康养之地。(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亮)
益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